每年春節期間,正是水果消費的高峰季。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讓各地水果種植戶和企業面臨運輸和銷售難題:果子運不出、賣不掉,不少種植戶遭受重創,而水果產業一些原有的問題也更加突出。
面對困難,水果行業從業者進行了怎樣的探索?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應對危機多方聯手“急救水果”
3月1日,在位于彭州市濛陽鎮的四川雨潤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來自省內外的水果運輸車往來不息。產自省內的春見、不知火、草莓,來自省外的砂糖橘、芒果,在這里匯集、分散。
在不久前,由于疫情影響,交易中心水果日均交易量比往年同期大大降低。成都濛陽農副產品綜合批發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黨永斌告訴記者,從1月26日開始,交易中心的水果交易量持續走低,“從900噸到800噸再到700噸,低迷的交易量持續了整整一周?!爆F在隨著疫情緩解,消費市場恢復,每天水果交易量可達5000噸至6000噸。
數量上升的背后,是一場種植戶、經銷商、政府等多方參與的“水果急救戰”。
2月28日,四川農村日報搭建的農產品對接平臺“川農易索”小程序正式上線,各地水果種植戶紛紛上傳了求購信息?!?萬斤德昌大五星枇杷求購!”“我家10畝黃果柑,產量6萬斤,3月正當上市,急需促銷!”
搭建農產品對接平臺,是各地降低疫情影響的做法之一。而在線下,疫情倒逼種植戶主動與消費者對接,打通市場。3月2日,成都天府綠康農場負責人底成兵告訴記者,從1月27日開始,農場全部轉為微信訂單,線下配送模式?!懊刻炷芘渌筒葺?00斤左右,與往年的銷量相差不大?!钡壮杀f。
此外,地方政府也積極參與其中?!拔沂羌瘟陞^農業農村局局長陶剛,我們有30萬斤耙耙柑成熟了!”2月17日,在嘉陵區一片果園里,陶剛對著鏡頭為全區30萬斤耙耙柑網上找銷路。
目前,我省正著力布局現代農業烘干冷鏈物流體系,打造現代化供應鏈。2月24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做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領域補短板項目儲備庫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重點建設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物流設施、鄉鎮田頭倉儲冷鏈物流設施、村級倉儲保鮮設施。